为加强人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系“精品文科”建设,培育更能适应社会需求的复合型卓越新闻人才,2025年,新闻与传播学系持续加强以课带融,以融促研,以研强训的协同育人教学方式创新。今年的新闻与传播学专业硕士必修课程《新媒体研究》,采取产教融合教学方式,协同大连新闻传媒集团数字传播产教融合工作室及其合作企业,尝试通过导入真需求、真问题驱动专业知识和行业应用的多要素融合,带领同学们真正了解社会对新媒体应用的重要趋向。
5月9日,新闻与传播学硕士点点长兼新闻与传播学系系主任齐永光教授、《新媒体研究》课程负责人王爱玲副教授邀请五位《新媒体研究》课程的行业导师,和2024级专业研究生进行了课程教学的深入研讨。

五位行业导师分别是:大连新闻传媒集团数字传播产教融合工作室领创人王海歌,拥有23年媒体采编及4年融媒经营经验;东北财经大学培训学院公开课项目负责人赵永娟,熟知企业数字化实际需求,具备13年媒体记者经验;爱得科技公司创始人、总工程师张向阳,是人工智能企业级应用设计与开发专家;大连新闻传媒集团新闻中心制片人、导演孔明,是视频内容生成领域的专家;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融媒公司舆情管理专员、数字化运营专员刘航。作为数智化品牌传播的实战专家,五位行业导师将深度参与《新媒体研究》课堂教学,依托专业课程,全面提升学生对前沿知识的应用能力。研讨中,齐永光教授为五位导师颁发了行业导师聘书。

一、产教融合:从企业痛点中提炼“真问题”
当下,数字化内容运营成为企业发展的关键环节。实训导师王海歌老师强调,本次产教融合实验源于企业在数字化内容运营方面的真实诉求,以真实体感和成果产出为导向,对学生的学习、就业、未来发展有重要价值。依托《新媒体研究》这一专业课程,聚焦当下社会急需的知识库建设和管理、数字化区域管理等领域,解决人才与时代、企业与时代的断层问题,以真题、真素材解决企业真问题,实现课程的多赢局面。

大连新闻传媒集团数字传播产教融合工作室创始人 王海歌
二、技术赋能:助力学生深度剖析 “AI + 内容” 产业逻辑
课程聚焦AI技术与企业场景的深度融合。拥有丰富 IT 行业从业经验的实训导师张向阳总工程师将结合社会科技发展历程,瞄准新兴的AI智能体,引导学生探寻让企业实现品牌推广与市场营销智能化跃迁的有效路径。

爱得科技公司创始人 总工程师 张向阳
实训导师赵永娟老师以自身经历为切入点,将致力于解决AI在企业媒资库的建立管理、智能生成以及多元传播中的实际问题,期望通过此次产教融合实验,产出可复制的AI媒资库搭建流程、轻量化工具包等。

东北财经大学企业领导人培训中心负责人 赵永娟
来自大连新闻传媒集团新闻中心的制片人、导演孔明,分享了将AI技术与视频制作逻辑相结合用于商业化推广的经验。他提出在实践项目中的三个关键要素:AI技术、视频制作逻辑和商业化运用。

大连新闻传媒集团新闻中心制片人、导演 孔明
这场 AI 驱动的产教融合实验,是为更豪助力学生深度理解并掌握“AI + 内容” 的产业逻辑,提升学生在新兴领域的专业素养,培育学生带问题找答案的能力。
三、能力进阶:从工具应用到思维升级
实训导师刘航老师认为,借助AI和相关工具,不仅可以高效写作,还能优化内容管理流程。应用前沿技术工具不仅是提升工作效率的手段,更是激发创新思维的引擎。刘航老师满怀期待,希望借助此次产教融合实验,切实增强同学们解决真实商业问题的底气。

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融媒公司舆情管理专员 刘航
四、协同共赢:打造产教融合课程教学创新生态
系主任齐永光教授在总结讲话中强调,新闻与传播学系始终将产学研协同育人和专业前沿知识拓展作为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此次特别邀请五位资深专家担任专业行业导师,希望能依托专业课程,持续深入探索新闻与传播专业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教学体系创新。

大连理工大学人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系系主任 齐永光教授
此次产教融合课堂实验依托《新媒体研究》专业课程,努力构建“高校-企业-技术平台”三方联动的育人生态:企业提供真实场景与数据资源,技术专家提供专业指导,学术团队提供科学的方法论支撑。各位专家、老师将从不同角度为学生提供前沿知识应用方式,将理论知识与企业实际需求紧密结合,希望切实推动教育与产业的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