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纳米伦理研究成果引起科学界和社会的广泛关注 。我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路甬祥在我校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哲学系王国豫教授撰写的“纳米技术的伦理挑战”一文上做出批示,请中科院有关方面给予关注。在前不久于北京召开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重要纳米材料的生物效应机制与安全性评价研究”项目启动会上,王国豫教授、王前教授研究团队承担了“纳米伦理与可持续发展”的子课题,重点探讨纳米材料工作场所的安全与伦理问题。此为我国工作者首次参与973项目,是跨学科研究的一个新突破。
纳米科技在世界受到广泛重视,是提升国家未来核心竞争力和抢占未来制高点的重要领域之一。作为跨学科研究的新领域,与纳米相关的社会伦理和法律问题研究成为科技伦理与科技政策研究的新的生长点。在开发和使用纳米科技满足人类和社会紧迫需要的同时,如何充分而合理地预见并减轻不利的影响,已成为各国政府和科技界关注和研究的重要问题。从2008年开始,纳米伦理逐渐成为各类科学技术伦理研讨会上的主题之一。我校王国豫教授、王前教授研究团队着眼于纳米科技发展存在的一定风险和不确定性,就所带来的一些社会和伦理问题展开研究,分析了影响公众安全感知的要素,以及公众对纳米技术的认知和可接受性状况,为建立和完善纳米技术的安全与风险防范机制,确立纳米技术发展的伦理框架,为国家制定相应纳米技术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2010年9月,《中国社会科学报》组织国内外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家一起深度探讨纳米科技的伦理问题及其社会治理,并以四版的篇幅进行了报道。王国豫教授、王前教授研究团队在纳米伦理方面的研究成果引起了科学界和社会的关注:继2010年10月19日,我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路甬祥在王国豫教授撰写的“纳米技术的伦理挑战”一文上做出批示后,同年11月11日,《检察日报》学术版特邀王国豫教授为该刊撰写了“纳米技术的安全与法律”,以引起法律界对纳米技术法律问题的重视;2011年1月,王国豫教授又在《科学通报》上组织了“纳米技术的安全与伦理”专题论坛,并撰写了“纳米伦理:研究现状、问题与挑战”的综述,王前教授等撰写了“纳米技术风险管理的哲学思考”论文。这是《科学通报》自创刊以来,首次刊登方面的研究文章。
中国科学院院长,国家纳米科技指导协调委员会首席科学家白春礼院士专门为“纳米技术的安全与伦理”论坛撰写了序言:“中国是纳米科技研发的大国。从2009年开始,我国在纳米研究方面的论文和专利的数量跃居第一。同时,我国政府也非常重视对纳米科技的安全社会伦理问题的研究。近年来,我们欣喜地看到,越来越多的人文科学家和社会科学家参与纳米科技安全与伦理的研究工作。”
2011年1月14日,在韩国科学技术研究院举办的“第三届国际纳米材料伦理研讨会”(INEW 2011)上,王国豫教授作为中方代表应邀作了“纳米伦理的可能性与可行性”的邀请报告。她在报告中提出的关于纳米技术全球治理与文化的关系的观点引起了与会代表的热烈讨论和关注。
这些研究将有力推动我国纳米科技的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对加强公众对纳米科技的客观和理性认知,提高公众包括政府决策人员对纳米科技的安全和风险意识起到积极的促进和推动作用。我校纳米伦理研究成果引起科学界和社会的广泛关注 。我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路甬祥在我校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哲学系王国豫教授撰写的“纳米技术的伦理挑战”一文上做出批示,请中科院有关方面给予关注。在前不久于北京召开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重要纳米材料的生物效应机制与安全性评价研究”项目启动会上,王国豫教授、王前教授研究团队承担了“纳米伦理与可持续发展”的子课题,重点探讨纳米材料工作场所的安全与伦理问题。此为我国工作者首次参与973项目,是跨学科研究的一个新突破。
纳米科技在世界受到广泛重视,是提升国家未来核心竞争力和抢占未来制高点的重要领域之一。作为跨学科研究的新领域,与纳米相关的社会伦理和法律问题研究成为科技伦理与科技政策研究的新的生长点。在开发和使用纳米科技满足人类和社会紧迫需要的同时,如何充分而合理地预见并减轻不利的影响,已成为各国政府和科技界关注和研究的重要问题。从2008年开始,纳米伦理逐渐成为各类科学技术伦理研讨会上的主题之一。我校王国豫教授、王前教授研究团队着眼于纳米科技发展存在的一定风险和不确定性,就所带来的一些社会和伦理问题展开研究,分析了影响公众安全感知的要素,以及公众对纳米技术的认知和可接受性状况,为建立和完善纳米技术的安全与风险防范机制,确立纳米技术发展的伦理框架,为国家制定相应纳米技术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2010年9月,《中国社会科学报》组织国内外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家一起深度探讨纳米科技的伦理问题及其社会治理,并以四版的篇幅进行了报道。王国豫教授、王前教授研究团队在纳米伦理方面的研究成果引起了科学界和社会的关注:继2010年10月19日,我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路甬祥在王国豫教授撰写的“纳米技术的伦理挑战”一文上做出批示后,同年11月11日,《检察日报》学术版特邀王国豫教授为该刊撰写了“纳米技术的安全与法律”,以引起法律界对纳米技术法律问题的重视;2011年1月,王国豫教授又在《科学通报》上组织了“纳米技术的安全与伦理”专题论坛,并撰写了“纳米伦理:研究现状、问题与挑战”的综述,王前教授等撰写了“纳米技术风险管理的哲学思考”论文。这是《科学通报》自创刊以来,首次刊登方面的研究文章。
中国科学院院长,国家纳米科技指导协调委员会首席科学家白春礼院士专门为“纳米技术的安全与伦理”论坛撰写了序言:“中国是纳米科技研发的大国。从2009年开始,我国在纳米研究方面的论文和专利的数量跃居第一。同时,我国政府也非常重视对纳米科技的安全社会伦理问题的研究。近年来,我们欣喜地看到,越来越多的人文科学家和社会科学家参与纳米科技安全与伦理的研究工作。”
2011年1月14日,在韩国科学技术研究院举办的“第三届国际纳米材料伦理研讨会”(INEW 2011)上,王国豫教授作为中方代表应邀作了“纳米伦理的可能性与可行性”的邀请报告。她在报告中提出的关于纳米技术全球治理与文化的关系的观点引起了与会代表的热烈讨论和关注。
这些研究将有力推动我国纳米科技的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对加强公众对纳米科技的客观和理性认知,提高公众包括政府决策人员对纳米科技的安全和风险意识起到积极的促进和推动作用。(金保德 转引大工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