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至13日,由中国伦理学会与大连理工大学人文学院联合主办的第二届全国文艺伦理学研讨会在大连理工大学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百余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新时代背景下文艺伦理的理论构建与实践拓展展开深入研讨。本次会议是在去年举办的第一届文艺伦理学研讨会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文学与伦理学交叉研究、推进文艺伦理学科建设的重要举措。
大连理工大学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韩轶,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伦理学会会长孙春晨,北京大学教授、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陈晓明出席了开幕式并先后致辞,开幕式由大连理工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李伦教授主持。

韩轶在致辞中指出,文艺伦理研究要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始终站在人民立场,服务时代大局,传递真善美的价值取向。高校应将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将价值引领贯穿文艺人才培养、艺术创作与理论研究之中,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培育青年一代的伦理意识与人文精神。
孙春晨指出,面对新技术驱动下的文艺形态变革,文艺伦理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文艺伦理研究不仅要深入回应这些现实问题,还应以此为契机,推动学科建设与知识体系的自主发展,创新研究方法,立足中华传统伦理智慧,服务人民精神生活。
陈晓明指出,在AI广泛介入写作的时代,文学创作的边界、价值、权威性正面临深刻重构,写作资源的数据化,正在模糊写作的历史性与真实性。他回溯“述而不作”的古典写作伦理,强调文艺伦理学必须回应新技术带来的写作危机,重新设定文学自身的伦理边界与存在基础。
本次研讨会的召开,既为文艺伦理学的学术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平台,也是我校加强学科交叉,促进新文科建设的有益尝试,是提升我校人文学科学术影响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举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