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海教授应邀赴日本爱知大学、和光大学,分别参加“华语边地文学研究:问题与方法”国际学术研讨会和“中国当代文学的挑战——中国东北作家来日交流”活动。此次访问旨在深化东北文学研究的国际对话,推动东亚区域间关于“边地文学”与“文化记忆”的学术交流。
在爱知大学召开的研讨会上,梁海教授作了题为《新东北文学的性别隐喻与主体困境》的大会主旨发言。她指出,在班宇、双雪涛、郑执、杨知寒等新东北文学作家的笔下,女性形象往往呈现出“失职母亲”或“自我逃逸者”的姿态。这种性别叙事既体现出后工业时代东北社会的家庭结构与情感裂变,也折射出男性叙事视角下的“母职幻影”与“主体缺席”问题。梁海教授进一步提出了一系列值得深思的学术问题:东北文学中的女性是否真正“在场”?“东北气质”是否天然排斥了“传统女性性别特质”?为何“母亲”在新东北叙事中频频出走?如何在男性叙事主导的语境中重新想象女性主体的存在与发声?
在和光大学的“中国当代文学的挑战:中国东北作家来日交流”活动中,梁海教授与日本学者及多位中国青年作家围绕“地方文学的全球表达”“当代东北叙事的社会想象”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她强调,东北文学不仅是中国当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理解当代中国社会心理、情感结构与地域身份的重要窗口。通过跨国学术交流,有助于从全球语境重新审视“东北经验”的文学价值与文化意义。

在此次交流期间,梁海教授还应人文学院委托,专门面向在日高校青年学者、博士研究生开展了人才招聘宣讲活动,介绍了大连理工大学的整体发展情况、人文学院的学科建设方向以及青年教师的成长支持政策。宣讲吸引了多位在读博士生和青年学者的关注,现场气氛热烈。梁海教授与多位来自早稻田大学、爱知大学、和光大学等高校的博士生进行了深入交流,介绍了学院的人才引进计划和科研条件,并发放了相关招聘材料。许多青年学者表示出浓厚兴趣,希望进一步了解来校发展的具体机会。此次宣讲不仅拓展了学院海外人才引进的渠道,也为未来中日高校在文学与文化研究领域的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