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大工新闻网报道:
近日,学部公共管理与法学学院科学学与科技管理研究所的王贤文老师等人发表的一篇论文引起国内外的关注。论文题目为“Exploring scientists' working timetable: Do scientists often work overtime?”,发表在Journal of Informetrics期刊2012年第4期(影响因子4.229,在83种信息科学与图书馆科学SSCI期刊中位列第2)。
科学家,究竟忙不忙?我校王贤文老师等人的研究结果这一次可使全世界科学家找到了共鸣。用新浪微博网友总结该文的三句话来说:“ 1)科学家基本上没有周末。 2)科学家基本上不分上下班。 3)中国的吃饭时间管得挺牢,美国还喜欢夜战。”于是有网友不禁发出感慨:“原来科学家的日子是这么过的!美国是全日型,德国日用型,中国三段式。
在这篇论文中,区别于以往的个例研究和问卷调查方法,作者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大规模数据收集方法来研究科学家的作息时间规律。通过监测全世界科学家上百万条下载科学论文的时间数据并进行分析,论文得出的主要观点是,虽然科学家的时间看上去很自由,但是学术界的激烈竞争和对科学研究的探索热情使得科学家们放弃了闲暇时间,经常熬夜加班和周末工作,科学家群体比其他人更辛苦。对于科学家们来说,在工作和生活中寻找一种更合适的平衡显得非常必要。
图1 美、德、中三国科学家的工作时间曲线
(论文下载地址:http://dx.)
【网络热议,引发国内外关注】
2012年8月16日,来自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的曹俊研究员在科学网博客首先对论文进行了介绍,迅速引起关注。截至2012年9月9日上午9点,该博文被点击10300多次。在新浪微博上,关于这篇论文的微博也被转发5700余次。介绍、转发和评论的人中包括李开复、巴曙松等科技界和学术界名人。
2012年8月28日,来自美国考夫曼基金会(Ewing Marion Kauffman Foundation)和哈佛大学数量社会科学研究所(Institute for Quantitative Social Science,IQSS)的学者Samuel Arbesman先生在知名科技网站上发表了一篇博客报道“The Results Are in: Scientists Are Workaholics”。在国外的社交媒体Facebook上,这篇报道被2600余人推荐,在Twitter上被860余人分享/评论。其中许多评论者都来自世界著名科研机构,包括美国哈佛大学IQSS、德国马普学会、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匹兹堡大学、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北卡大学教堂山分校、英国苏塞克斯大学、德国汉堡大学等国际著名大学和机构。
图2 美国连线科技的博客报道
美国斯坦福大学国家加速器实验室在其官方网站上对这篇报道进行了转载。此外,美国西北大学的Noshir Contractor教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Chris Blattman博士等人在其个人网站上也进行了介绍或者转载。
图3 斯坦福大学国家加速器实验室对报道的转载
2012年9月6日,英国皇家化学学会Chemistry World在网站首页的显要位置刊发了对这篇论文的报道。这篇报道对论文作者王贤文、Springer出版集团负责平台发展的副总裁Brian Bishop、宾夕法尼亚大学社会学教授Jerry A. Jacobs博士进行了采访。Jacobs教授对这项研究评论为“体现了对时间使用无干扰测量的一种聪明的方法”(represents a clever use of an unobtrusive measure of time use)。
图4 英国皇家化学学会Chemistry World的报道
2012年9月6日,德国发行量最大的报纸之一,法兰克福汇报(Frankfurter Allgemeine Zeitung)也对论文的研究进行了较大篇幅的报道。
图5 法兰克福汇报的报道
【走近论文作者,一探究竟】
为什么会做这样一个研究课题?整个课题的研究的相关流程是怎么样的?带着这些疑问,记者采访了王贤文老师,由他来为我们讲述该论文背后的故事。
王贤文说:“这项研究的想法是源于一个偶然的因素。去年的12月初,我在Springer 的网站上浏览论文的时候,发现许多期刊的首页上都有近期下载最多文献的数量统计。我很好奇这些统计数据是怎么得来的呢?进一步,我就发现了realtime.springer.com这个平台,立即想到可以用这个工具做一系列研究。除了这篇科学家的工作时间分析之外,我们还通过分析科学家目前正在下载什么论文,开展了一项追踪科学家研究趋势的分析。”记者了解到,realtime.springer.com是Springer出版集团于2010年10月份发布的一个实时监测平台。该平台以世界地图的形式在页面上实时展示了世界各地从Springer数据库下载文献的情况。”
由于数据变化的速度非常快,最快的时候可达1秒40余次,所以最初在技术上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如何将稍纵即逝的数据完整地记录下来,尝试了很多方法,我们花了三个多月的时间,都在不断试图突破这个技术瓶颈”。王贤文说,“最终到了3月底的时候,技术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研究就开始迅速推进。我们进行了为期两个多星期的监测工作,一共获得了180多万条数据,然后进行数据处理、分析和论文写作。论文投到了我们学科影响因子最高的期刊Journal of Informetrics,很快就被录用了,其中同行评审仅历时18天。”
对于论文受到了国内外如此高的关注度,王贤文表示还是挺意外的。“毕竟是论文刚刚发表一个多月时间,刚开始做这个课题的时候只是觉得这个选题很有趣,能在这么短时间内受到这么多人的关注,我觉得很荣幸。这激励了我们在这个角度进一步深挖下去。这个工作也是一个集体的工作,论文的其他作者都是我校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大家在研究过程中各有分工,这其中有晚睡早起,甚至通宵熬夜的数据记录,有大量的数据处理工作,有一个个技术问题的解决,大家紧锣密鼓的合作才使得整个研究进展得这么顺利。”记者了解到,接下来,王贤文和他的合作者们将对这项研究的技术加以改进,以更多国家和地区为研究对象,并将更多的工作形式数据考虑进来,对该项目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结语:
科研,在很多同学看来是一件非常高深而严谨的事情,很多人避犹不及。殊不知,其实科学也可以很有趣!学习和科研过程中有些细节很容易被忽视,如果能够保持灵敏的嗅觉,也许就会做出一些新的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