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学院新闻 >> 正文

“我的文学世界”:著名作家苏童来校讲座

2012-12-10

12月6日下午,著名作家苏童在伯川图书馆报告厅为广大师生带来了一场关于“我的文学世界”的精彩讲座。该讲座由大连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人文学院、中国文化与文学研究所、大连市东北亚文化研究发展基地承办,中国文学与文化研究所所长张学昕教授主持了本次讲座。
苏童是中国当代最重要、最活跃、也最有影响力、最具个性的作家之一,从“香椿树街”到“枫杨树乡”,他的小说带着一种特有的南方气质,潮湿了我们的阅读体验,也瑰丽了我们的阅读世界。作为我校的驻校作家,苏童已经是第三次来大工讲座,在亲切愉快的氛围中,苏童讲述了自己的文学创作之路。
 
“1983”:“投稿机器”的逆转
80年代是苏童口中的“文学像梦幻一样的黄金时代”。
他的第一次投稿是在高中时期,那时,“写一部小说”是苏童心中一个神秘而深奥的诱惑。他把在两天之内完成的五、六千字的小说投往《苏州日报》,但遭遇退稿。而在北师大的生活,不仅塑造了他作为一个人的品格,更像是文学上一个最大的启蒙课堂。苏童说,尽管当时的北师并不提倡自由创作,但“千军万马挤在文学的独木桥上”是当时社会的生动写照。他们班的40多个同学都在悄悄地进行创作,但苏童却像一个可悲的投稿机器,每天跑邮局,总是接到退稿。一种不甘落后的心态构成了他写作的最初欲望。体育系教室的这个陌生环境变成了他写作小说的场所。苏童说,很幸运的是,在他快要坚持不住的情况下,突然收到了一封很薄的信。这封信来自于南京《青春》杂志社。他感慨颇深,觉得人生中的第一个捷报、喜讯,甚至改变他命运,在快要放弃的道路上往前面推一把的就是《青春》——
1983年第7期,头条,刊登了苏童的处女座《第八个是铜像》。苏童说说:“一个人的坚持,一个人的爱好,最终是会有收获的。”因此,1983年,也成了他文学道路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1987”:“蜜月期”的波折
在处女作发表之后的1983年,苏童说自己有一个非常短暂的与文学刊物的“蜜月期”,集中在那几个月,连续发表了两篇小说,六、七首诗歌。当他自认为是一个作家的时候,他又接连遭遇了退稿的尴尬局面。
其中,他讲述了自己与两位编辑的缘分。一位是《青春》杂志社的梁晴,《第八个是铜像》是梁晴从群众来搞中发现的。因此《青春》杂志是苏童刚刚走上文学之路接触到的唯一的一个小社会。第二位是马未都,苏童之后的几篇小说都是由他发表的,马未都也是苏童第一个见过面的文学编辑。苏童意味深长地说到:“整个80年代初,我的文学世界非常非常小。这个世界在我的这一侧是我在默默的写;而我的脑子里面所记忆的外面的世界则是这几家刊物、几家编辑部、我所认识的寥寥可数的和我保持通讯联系的编辑。”也就是这样一个狭小的世界在支撑着他的写作。
1984到1986年,苏童完成了30岁以前最大量的一批作品,比较重要的有《一九三四年的逃亡》、《桑园留念》、《飞越我的枫杨树故乡》等,但它们的发表都极为“坎坷”。他还无不幽默地说到,《桑园留念》几经波折,最后是《北京文学》的副主编在马桶上发现的。此后,他那些流浪在外的作品全部发表。而且再也没有被退稿的经历,苏童说,这时,文学社会才接纳了我。
 
“1989”:《妻妾成群》的“爆发”
“1989”,是一个具有特殊意味的年代,而对于苏童来说,也是至今为止最重要的一年。这一年,《妻妾成群》发表了,之后由张艺谋改编的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也红遍大江南北,走向了世界。
苏童谈及了影响《妻妾成群》创作的因素与机遇。苏童作为一个“先锋”作家的文本贡献都是在1989年之前。苏童说:“1989年,我的创作发生了一个微妙的变化。想象中披荆斩棘的文学道路,包含了往后退一步,这‘退一步’可以寻找更大的空间。选择拾起被抛弃的传统,去说一个故事。在这种情况下我开始构思一个符合传统的故事。” 这一想法来源于两件小事。一是苏童在一次座谈会上遭遇了当面的批评与质疑,有人指出苏童的小说不会说故事,不会写人物。苏童一方面觉得沮丧,但一方面也将此记在心上。其二是苏童有一次向“老大哥”马原约稿,马原却向苏童说他要写一个古典的、传统的小说,他要开始写故事,写一个和现实生活紧密相连的故事。这样的一种文学姿态引发了苏童的思考,也激发了他的兴趣。也就是这种“往后退”的姿态,让苏童“老瓶装新酒”,酝酿了文学上的第一壶淳酒。在写作之前,他完全想不到会写出这样一部小说来。因此这部作品对他是一个意外,苏童坦言,他写他此生中最重要的一部作品时,恰恰是他最怀疑的时候。但发表后的反响却出乎他意料,他收到了形形色色的读者来信,他和读者的世界也联系在了一起。1989年,苏童完成了“退一步”的海阔天空,这一次华丽的转身也是他文学世界中的另一个重要的节点。
 
苏童的倾情叙说博得在场听众的阵阵掌声,在接下来的互动环节中,同学们踊跃提问,就“成功的小说要具备哪些要素?”“中国的小说是否在进步?”“为什么没有担当《大红灯笼高高挂》的编剧?怎么评价改编后的电影?”“创作一部小说之前需要做哪些工作?写作过程中会遇到什么困难?”“文学能给我们带来些什么?”等一系列问题与苏童频频互动,现场气氛十分热烈。最后,张学昕教授进行了精彩的点评,并预告了苏童的小说新作,讲座在掌声中圆满落下帷幕。(王玉春 胡博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