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日下午,由大连理工大学人文学院文艺伦理学研究所、中文系主办的“文学与伦理”系列讲座在建筑艺术馆A区314教室圆满举行。本次活动特别邀请吉林大学文学院院长张丛皞教授担任主讲嘉宾,为师生们带来了题为“新时期以来文学的当代性”的精彩讲座。讲座由文艺伦理学研究所所长梁海教授主持,吸引了中文系和哲学系的40余名师生积极参与。
讲座伊始,张丛皞教授以深邃的学术视角切入,提出“当代文学需要独立于五四文学观和现代文学框架重新审视”的核心命题。张教授精辟地指出,文学传统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在动态积累中不断发展。当代文学既继承了五四文学的启蒙精神,又包含了对其反思与超越,同时融合社会主义文化传统及时代气息,塑造了独具特色的文学理念与价值取向。他强调,当代文学不能简单地用五四文学和现代文学的标准来衡量,因为这种单一视角可能遮蔽其独有的文化内涵和社会意义。
在梳理中国当代文学的演变时,张教授从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先锋文学、朦胧诗、十七年文学等文学流派和相关的代表性文学作品逐一分析,并指出这些文学现象背后的文化思潮与历史背景。他特别强调文学传统不是一成不变的,文学传统是不断积累变化的,先锋也会变成传统,反传统也需要不断与传统交流对话。张教授细致梳理了80年代受文革阴影笼罩的伤痕文学、聚焦于社会变革的反思文学、承载着二元对立特点的改革文学、怀揣理想主义情结的知识青年文学、步入90年代后展现商业化趋势与世俗风貌的文学现象,以及乡土题材、城市文学及“打工文学”等文学样态。通过对各时期标志性作品的对比分析,生动呈现了现当代文学性质的鲜明差异,揭示了文学风格随时代变迁而演进的轨迹。他呼吁将当代文学的传统还原到其特定的文化语境与时代语境中,避免被单一的现代性叙述框架所束缚。
张教授通过分析多个典型文本和文学现象,深入阐述了当代文学在继承文学传统的基础上,如何与社会主义文化传统、时代精神相结合,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文学观念和文化价值。他认为,文学是社会现实的镜像,也是文化精神的记录,每一时期的文学都蕴含着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独特的价值观念。当代文学不仅继承了文学传统,同时也通过深刻的自我审视与革新,展现了多元的文化景观和社会洞察力,呈现出一种既承古纳今又推陈出新的动态发展态势,形成了属于自己的文化传统与美学特质。
在讲座的提问与讨论环节,现场师生踊跃发言,与张教授展开了深入的交流。哲学系博士研究生王昕彤就“新时期、新世纪和新时代”三者的联系与区别向张教授请教。张教授指出,“新时期”更多强调政治与文化的转折,“新时代”属于政治概念,因为文学与文化的发展是渐进而复杂的,而“新世纪”作为时间概念,不能简单地作为文学分期的依据。中文系教师徐晓表示,张教授的观点对于厘清中国当代文学传统具有重要意义,并就中国特色文论体系的构建等问题与张教授进行了深入探讨。中文系教师谌幸则提出了对当代文学史分期方法的思考,并就文学标准的更新与张教授交换了意见。中文系教师杨轲轲分享了自己从讲座中获得的启发,并与张教授交流了文学话语体系的重构问题。现场学术氛围浓厚,讨论热烈且富有成效,师生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对张教授的深刻见解和幽默风趣的讲解风格给予了高度评价。
讲座接近尾声时,梁海教授对讲座进行了总结。她表示,张丛皞教授以深厚的学术造诣和独特的视角重新审视了中国当代文学的复杂性,通过对传统与当代性的对话,对“新文学的史观”展开了极具意义的探索。张丛皞教授的讲座内容深入浅出,既有严谨的理论分析,也有鲜活的文本解读,为师生带来了一场思想与文学的双重盛宴。
在师生们的热烈掌声中,本次讲座圆满落幕。张丛皞教授的学术分享不仅拓宽了师生对中国当代文学的认知视野,也为深入理解文学传统与当代性的辩证关系提供了启发和方法论指导。此次讲座为进一步探索中国文学的当代性开拓了新的思路,也为文学与伦理的跨学科研究注入了崭新的活力,推动了关于文学如何回应时代伦理议题的学术交流,进一步深化了文学研究的现实意义与学术价值。
撰稿人:崔靖松
来 源:中文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