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下午,由人文学院文艺伦理学研究所、中文系主办的“文学与伦理”系列讲座在建筑艺术馆A区314顺利举行。本次讲座特邀瑞典皇家人文、历史及考古学院外籍院士、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北京大学燕京学堂砺德讲席教授、湖南师范大学潇湘学者特聘教授张隆溪先生,为大工师生带来“世界文学概念的变迁与中国文学”的专题讲座。讲座由文艺伦理学研究所所长梁海教授主持,人文学院党委书记张远航教授、中文系主任王玉春副教授以及中文系师生共同参与本次讲座。现场座无虚席,反响热烈。
张隆溪教授的讲座围绕“世界文学”概念的提出、重新界定世界文学、尚待发现的世界文学三个方面展开。首先,张隆溪教授追溯了“世界文学”的概念,提到德国诗人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曾说的一段话:“‘民族文学’这个词现在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世界文学’的时代就在眼前,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促成其早日到来。”他指出,歌德对世界文学的讨论超越了欧洲的局限,构建了文学的全球视野。20世纪中叶,西班牙裔比较文学学者克劳迪奥·纪廉(Claudio Guillen)指出“世界文学”概念指向并不准确,认为“世界文学”是一个伪概念。自21世纪以来,人们开始对“世界文学”重新进行概念界定。
在对“世界文学”的重新定义中,张隆溪教授特别提到哈佛大学比较文学系教授大卫·丹穆若什(David Damrosch)的观点。他在《什么是世界文学?》(What is World Literature?)中明确提出“世界文学”应该是“流通的世界文学”,即:世界文学应超出自身文化,通过翻译或原文“流通”至其他文化。不过,张教授指出,“流通”的概念也存在着缺乏价值和价值判断的局限,不应成为界定“好”的“世界文学”的标准。他强调,文学本身的价值更为重要,只有那些在全球不同文学传统中具备经典地位的作品,才是真正的“世界文学”。
二十万言尝作史,三千历岁述先贤,先贤不识君莫笑,鹤立蛇行域外传。面对大量优秀作品尚未被国际社会所知的现状,张教授亲自投入学术研究与翻译工作,参与了《文学的世界史》(Literature:A World History)的写作。此后还写了一部《中国文学史》(A History of Chinese Literature),旨在把中国文学介绍给那些对中国有兴趣,但不懂中文,也不了解中国文化的外国读者。最近,张隆溪教授又出版了《作为发现的世界文学》(World Literature as Discovery)。他指出目前世界文学的大部分作品,尚未成为世界文学的一部分,需要进一步发现和探索。他认为,应努力使这些文学经典成为世界文学的一部分,从而使世界文学更为开放和包容,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文学。
在互动环节,现场师生积极参与讨论,围绕“文学作品的同时性”“人工智能时代的文学作品翻译”“对文学作品的价值判断”“比较文学学科发展”“中国文学的海外传播”等话题展开了深入的交流。
梁海教授指出,张隆溪教授对世界文学概念的梳理,打破了历史中心与边缘的理论框架,为大家呈现了何为真正的世界文学。张教授的学术热情与文化自信将深刻影响在座师生,推动我们的文学与文化走向世界。
此次讲座不仅丰富了师生的学术视野,也激发了对世界文学的深入思考。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