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晚,大连理工大学综合教学二号楼 B103教室济济一堂,备受瞩目的“情韵中国”瑰宝传承系列讲座第一讲隆重举行。著名学者、国学家、书法家松斋张本义先生亲临现场,为人文学院、厚德书院、未来学院近 300名师生带来了一场主题为“经典与文读”的精彩讲座。讲座由情韵中国课程负责人、诵读中心主任、中文系主任王玉春老师主持。


松斋张本义先生是当代国学界的杰出代表,其研究领域广泛,涵盖文字、训诂、音韵、经学、历史、诗赋、书画等多个方面,不仅在学术上造诣深厚,还长期致力于中华传统文化的研究与推广,尤其在经典文读领域成就斐然。他创立的白云书院和连海书院,培养了众多读经少年和高端经学人才,为传承中华经典文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讲座伊始,松斋先生以深入浅出的语言,阐述了“经典”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核心地位。他指出,经典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承载着民族的精神与价值观,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坚守文化就是坚守民族尊严。谈到假国学鲁鱼帝虎、鱼目混珠的现象,松斋先生痛心疾首,指出只有真正学习经典的青年成长起来,中华文化才能走向复兴。在讲解“文读”部分时,松斋先生深入探讨了文读的内涵与意义。他强调,文读是中国古典诗文特定的展读方式,阅读经典古诗文最好的方法就是传统的“文读”,又称为吟诵、吟哦,这是我国几千年来形成的读书传统,是对经典意境和情感的体悟。通过文读,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经典中的思想与情感,进而达到与古人对话、与经典共鸣的境界。

讲座过程中,松斋先生还结合《滕王阁序》《望海潮》《将进酒》《短歌行》等经典诗文以及自己创作的、已成为大连名片的《大连赋》,现场示范了经典文读的吟诵方式。作为省级非遗“辽南古诗词吟咏”的代表性传承人,松斋先生富有韵律感和感染力的吟诵,让经典文本在师生们面前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先生的吟诵不仅展现了经典的魅力,更引发了在场师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向往,现场气氛热烈,掌声不断。

互动环节中,同学们踊跃提问,松斋先生对大家在讲座中的表现和提出的问题大加赞赏,给予极高评价。针对同学们在学习经典和文读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先生给予了专业的指导和建议。情韵中国课程主讲教师闫华老师也与松斋先生展开了精彩的对话,进一步深化了讲座的主题,引导师生们更深入地思考经典与文读的价值。

最后,王玉春老师对讲座进行了总结,她指出松斋先生不仅是传统文化的守夜者,更是传播者和践行者,让我们看到了一位学者的责任与担当。经典是中华民族的根脉,文读是传承经典的钥匙,希望同学们通过文读更好地理解经典、感悟经典、传承经典。

本次讲座还吸引了很多校外专家学者前来聆听。讲座结束后,师生们意犹未尽,纷纷上前与张本义先生交流心得,表达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经典文读的浓厚兴趣。未来学院张丹睿同学非常感触地说道“先生读出了我心中的《将进酒》!”人文学院张永京同学表示“先生的讲座带领我们对中华文脉进行追寻和探索,平仄之间,苦寻已久的悠悠古韵浮在耳畔。文读的方式,让我对经典有了全新的认识,以后我们要更加努力地追寻经典,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留学生阮双冬樱同学说“这次讲座仿佛开启了一场跨越文化的国学之旅,让我更深入了解中国经典文化的深厚底蕴,感受到了中华经典的力量和魅力。”厚德书院张少镕同学在讲座互动中有幸得到先生的指点,他兴奋地表示:“老先生为我们解答了古音和方言之间的关系,同时鼓励我们去‘唱诗’”,让我受益匪浅,启发了今后国学学习的新思路。”


本次讲座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大连理工大学师生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国学经典和文读的平台,也为校园文化建设和传统文化的传承注入了新的活力。通过张本义先生的精彩讲解,师生们对经典与文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激发了大家对传统文化的学习热情。未来,人文学院将继续举办“情韵中国”系列讲座,邀请更多专家学者、非遗传承人现场展示瑰宝传承,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工校园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

《情韵中国》课程
《二十四节气雅集与诵写讲实践》课程
情韵中国非遗数字化价值共创调研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