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26日,新闻与传播学系邀请新华社大连支社高级记者、前任社长傅兴宇老师,为专业师生作了《全媒体时代新闻报道如何发挥舆论监督力量》的主题讲座。

傅兴宇老师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从事新闻工作30余年。讲座中,傅老师以自身丰富的实践经验为依托,系统阐述了舆论监督的核心价值与新闻从业者的使命担当。

他认为,调查性新闻报道是“社会的良心”,其本质在于监督公权力与制度运行。他指出:“没有舆论监督的媒体是堕落的。”通过对比一般报道与调查性报道的差异,傅老师指出前者多为“传声筒”,而后者需直面深层真相,不管传媒技术如何变革,媒体聚焦群众关切,为公众解剖事实真相的职能不会变。
谈及公众与媒体的关系,他提出:“公众对媒体的信任度,与其追求真相的执着程度直接相关”,呼吁学生广泛关注各类新闻议题,因“看似无关的报道实则通过社会关联性影响每个人”,同时强调新闻从业者应恪守“多种声音,一个方向”的原则。
傅兴宇现场展示自己一直留存的《新华社终审发稿人》原件,阐释“内容为王”的行业准则,批评了当下“新闻花子”现象,告诫学生:“新闻报道尤其是调查性报道,考验的是记者的良心。”他援引新华社社长穆青“勿忘人民”的箴言,强调记者需扎根基层、倾听民声,“跑衙门、围绕官员转的记者,永远当不了好记者”,并以此诠释新闻人的初心使命。

互动环节中,学生围绕“如何成为调查记者”等话题踊跃提问,傅老师结合自身经历作出细致回复,展望未来调查记者队伍中,必将涌现更多年轻力量。
整场讲座以案例与理论相结合,傅兴宇通过鲜活从业经历与行业洞见,为新闻学子指明了专业方向,其“内容为王”的坚守与“勿忘人民”的信念,深刻诠释了新时代媒体人的责任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