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学院新闻 >> 正文

教育联动共谱美育新篇——大连理工大学与南平小学共建“情韵中国”美育实践基地并首课开讲

2025-09-25

秋光正好,文脉流芳。9月15日下午,大连市沙河口区南平小学内暖意融融,大连理工大学“情韵中国”美育实践基地揭牌仪式在此隆重举行。仪式现场,大连理工大学“情韵中国”美育团队教师代表王玉春、闫华、赵团员,与南平小学党支部书记兼校长刘晶、副书记谷昭虎、副校长薛银洁共同出席揭牌仪式,美育团队学生讲师、助教及南平小学全体师生齐聚,在庄重而温馨的氛围中,同步开启“情韵中国・二十四节气”公益课程的首次教学,让非遗节气文化与现代美育智慧在校园里实现首次深度交融。

揭牌仪式上,刘晶校长首先致辞。她代表学校对大连理工大学师生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她表示,美育实践基地的成立将为学校提升校本课程质量、塑造美育特色品牌提供有力支持。二十四节气蕴含着古人的智慧,是中华文脉的生动体现,希望美育课程能为孩子们播种下文化自信的种子,在学生幼小的心田扎根发芽,成守护中华文脉的挺拔之树。

随后,大连理工大学“情韵中国”美育团队负责人、人文学院中文系主任王玉春老师进行发言。她指出,情韵中国美育实践基地的揭牌,不仅是一块牌匾的落地,更是以美育为桥、联结传统与现代、校地共促成长的新起点。课程团队将倾力打造“可触摸的节气课堂”,开展“接地气的美育实践”,搭建“能分享的美育平台”,以二十四节气为文化载体,将传统文化变成可诵读、可创作、可实践的日常美育。

情韵中国美育团队学生讲师刘家齐作为代表上台发言。她郑重承诺,讲师团将以最大的热情、最认真的准备、最真诚的态度投入到每一次课程中,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让“情韵中国”二十四节气课堂成为孩子们收获知识与快乐的殿堂,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探索欲望;推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是青年一代责无旁贷的使命。

在现场师生的共同见证下,刘晶校长为美育团队教师颁发校本课聘书。刘晶校长与王玉春主任共同为大连理工大学情韵中国美育实践基地揭牌,现场师生合影留念。

下午3点,“情韵中国·二十四节气”美育公益课正式开课。来自“情韵中国”美育团队的七位主讲教师王玉春、闫华、赵团员、刘家齐、张碧翃、常祎昀、许嘉洇,以及八位课程助教郑司煜、冯铭妤、王咏琪、王思淼、于威、张越骞、毛艺静、邱浩东分别前往各自教室,为南平小学3-6年级8个班级共298名学生同时授课。

课程的首讲聚焦“秋分”主题,课堂上师生互动频繁,气氛热烈。老师们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设计、精美的图片和视频,向孩子们介绍二十四节气相关常识与秋分的物候特点,并结合诗词《秋分八月中》精讲秋分的文化内涵。课程还自主研发了数字助教“韵小辰”辅助授课,以趣味互动激发兴趣,助力美育课堂更高效生动。课堂上,学生们积极参与,踊跃发言,在讲师团主讲教师的引导下朗诵优美诗词,整个小学校园充满欢声笑语,传统文化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得以传承与弘扬。

此次大连理工大学“情韵中国”美育实践基地的落成以及首课开讲,标志着校地携手推进传统文化美育、赋能青少年成长的合作正式落地。未来,大连理工大学“情韵中国”美育团队将继续以美育实践基地为平台,持续探索美育育人新模式,不断优化课程内容,丰富教学形式,加强与中小学的合作与交流,让美育之花在校园绽放得更加绚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