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学院新闻 >> 正文

【小微团队】“平庸与恶:我们时代的思考与判断”读书报告

2015-12-05

 

 

122日下午,哲学系小微团队在文科楼513室开展了第一次活动,主讲人陈高华老师根据汉娜·阿伦特的《反抗“平庸之恶”》一书,围绕“平庸与恶:我们时代的思考与判断”这一主题做了一个生动且深刻的读书报告。参加这次活动的除了小微团队的老师、哲学系的部分同学,还有来自学校其他专业的一些同学。891DE44B3FC27476F2D73ACA6E4E8696

 

陈老师在对阿伦特的生平做了简单介绍之后,重点区分了“恶之平庸”和“平庸之恶”,指出二者是有区别的,恶的平庸是因为自己缺乏思考,不能做到自己与自己的对话。紧接着陈老师又提出自己与自己的对话就是良心,独创性的提出:良心并不是每个人都有的,良心是有“好良心”和“坏良心”之分的。至于那些缺乏思考的平庸之人,当然是“没良心”的,但他们并不必然作恶。他们是否犯下因“平庸”而导致的“恶”,则取决于他们是受“坏良心”的支配还是“好良心”的引导。若世界上注定存在着缺乏思考的大多数人,那么“恶之平庸”出现与否就在于“好良心”与“坏良心”之间的斗争;若能够如康德所希望的那样,绝大多数人“大胆地使用自己的理智”,当然,就不会有因“平庸”而来的“恶”,但不是说没有了恶。

在问题讨论环节,大家主要针对“责任”、“良心”、“怎样做到知行合一”等几个问题展开。小微团队的成员依据自己所具有的专业知识,进行论辩,展现哲学思考本身的魅力。其中最为激烈的争论是围绕“什么是责任?怎样判断自己与自己在一起?”在对这个问题的讨论中,李楠老师还对理由做出了两种区分:因果性的理由与正当性的理由。理论讨论不可避免地要关涉现实的应用,徐强老师就在现实生活中如何做到思考给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思考要求我们的是习惯思考,如果能够做到习惯思考,在关键的时候思考,就能避免平庸而来的恶。

最后,陈老师总结说,对于个人而言,思考就是要求“不管发生什么事,只要活着,我们就必须和自己生活在一起”,这是在资本逻辑的现代社会中保持人之为人所必须承担的重负。

本次学术团队交流活动受到哲学系的高度重视,大家在交流中共同探讨学术问题,分享彼此的观点,加深了彼此的了解,为今后哲学系开展更广泛深入的学术讨论作出了尝试。(王翠娇/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