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晚,中文系“美学与美育”系列讲座第四讲在学生文化中心212厅成功举办。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黄其洪教授带来题为“海德格尔的时间性思想与良知学说”的精彩讲座,中文系、哲学系等60余名师生现场参与活动。该讲座由中文系王琦副教授主持。
黄教授首先讲述了海德格尔时间性思想的缘起,包括技术资本与战争两个方面的客观原因助推,还包括格伯森和胡塞尔等学者的主观因素影响。黄教授认为,海德格尔从柏格森的生命哲学和绵延时间观汲取了丰富理论内涵,也意识到了胡塞尔现象学方法的问题,进而实现了对线性思维方式的超越,并且海德格尔认为应当使存在重新具有张力,让宇宙重新恢复神秘,因此,重提存在差异论具有必要性。随后,黄教授又解读了此在的解释学的根本立意,他认为此在(da-sein)在存在论上和存在者层次上是有优先地位的,并论述了此在的基本特征,还指出海德格尔是在现象学的基础上思考本体论问题,而此在的解释学基本视野是时间性。对此,黄教授分析了海德格尔对三大流俗的时间概念的批判,并指出在海德格尔的理论体系中,三种流俗的时间概念都是在时间内状态的发生,海德格尔认为应该让时间动起来,存在才能具有意义,因此提出时间性。黄教授从五个方面对时间性与时间内状态进行了区分。在此基础上,黄教授解读了终极的时间性与具体的时间性、终极的良知与具体的良知的区分,并强调这是理解海德格尔的时间性思想和良知学说的关键点,长期以来,学术界忽视了这两种区分,从而造成了对海德格尔相关思想的简单化处理。最后,黄教授将海德格尔的良知学说与王阳明良知学说进行了对比,总结了二者之间的三个共同点和四个不同点,使同学们对海德格尔和王阳明的思想都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也实现了东西方思想上的碰撞,具有重要意义。
讲座的最后,王琦老师对讲座进行了总结,并分享了自己在学术过程中的心得体悟,强调了海德格尔的理论对当代西方哲学研究的重要意义。两个小时的讲座后,现场师生进行了一个半小时的深入讨论。至此,本次讲座圆满结束。